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经典句子 >

对文天祥的评价50字24句

2024-07-09 02:17经典句子人已围观

简介对文天祥的评价50字 1、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我国的著名爱国诗人,他是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,他大义凛然,铮铮铁骨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

对文天祥的评价50字

1、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我国的著名爱国诗人,他是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,他大义凛然,铮铮铁骨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,民族主义的高尚情怀!

2、评价文天祥,一生正气,两袖清风。

3、当年明月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关于文天祥的评价并不多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
4、影响力:当年明月指出,文天祥在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忠诚和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颂的典范,对于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。

5、从文学角度来看,这八个字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力。因此,对于文天祥的这八个字,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,包括历史价值、文学价值、人格魅力等方面。总的来说,这八个字表现了文天祥的坚定信仰和豁达态度,对于历史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6、他大长中国人民志气,体现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高风亮节,堪称中国人民的楷模!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。

7、文天祥抗元名将,民族英雄。南宋右相,被元兵捕后势死不投降,不向元兵低头,三年后被元兵所杀。

8、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,彪炳史册。宋后,无论是封建统治者,还是士大夫、民间百姓,都对文天祥的英雄气节充满赞誉。

9、文天祥死后,后世对他也颇多赞词。元朝编修的《宋史》评价道:“自天祥死,世之好为高论者,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,岂其然乎!”

10、明朝名将于谦称赞他:“殉国忘身,舍生取义。气吞寰宇,诚感天地。”

11、评价文天详:坚贞不屈、誓死不降的名族气节。

12、民族的骄傲。誓死守卫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,誓死抵抗元军进攻。

13、清朝皇帝乾隆评价他:“忠诚之心,不徒出于一时之激,久而弥励,浩然之气,与日月争光。”

14、文学才华:文天祥不仅在军事和政治上有杰出表现,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。当年明月提到文天祥的诗词作品,如《正气歌》等,称赞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
15、文天祥的浩然正气,鼓舞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,在国家危难之际,舍生忘死,前仆后继,尽忠报国!

16、文天祥赴死,是中国儒家精神的一座丰碑。这座丰碑不仅体现在大义凛然慷慨赴死,或者“国要你死,你不得不死”的悲壮,而是体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却留在历史里的番外,在这个故事里,情和理达到了圆满的大和谐。我们对文天祥的误解,在于认为他是为国尽忠的典范,这当然没有错,但他还是儒家道德的完美实践者。《宋史》上说他“体貌丰伟,美皙如玉,秀眉而长目,顾盼烨然”,二十举进士,对策集英殿,翩翩君子如玉,拔为状元郎。考官兴奋地对皇帝说:“臣敢为得人贺。”老丞相抓着他的手殷殷嘱咐:“观天时人事当有变,吾阅人多矣,世道之责,其在君乎?君其勉之。”宋室飘摇,文天祥读孔孟之书,进而入仕,既没有辜负往圣先贤,也没有辜负国家的信任,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,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,临刑殊从容,尸面如生,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青史留名的是他,而他背后的人,是他弟弟。文天祥在家中排行老大,底下有三个弟弟,大弟文璧,二弟文霆,三弟文璋。文天祥的父亲,叫文仪,号革斋。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(公元1256年),也就是文天祥21岁时,文爸爸送文天祥和文璧两兄弟去临安(当时的杭州)参加省试。二月初一,礼部放榜,兄弟两人都榜上有名;但是五月初八的集英殿殿试,参加的只有大哥文天祥,二弟文璧却不见身影。放到我们今天来解读这件事,是不可思议的,你试想一下,你高考考到最后一门课,因为什么事情,竟会让你缺席这最关键的一次考试呢。文璧这是殿试啊,比高考可重要多了,过了就能拿到名次。为什么文家二儿子,没去参加殿试呢?因为文爸爸中暑生病了,两兄弟商量了一下,殿试重要,但爸爸也重要。最后弟弟文璧觉得,哥哥你读书比我好,那你去参加殿试,我留下来照顾爸爸。文天祥也不负父弟所望,一举中了状元。五月二十五日,文仪病重,天祥“告于朝,不俟命,亟去侍药。”二十八日,文仪客死临安,终年42岁。其实这一趟科举,本来文爸爸是要带着三兄弟一起来考的。文家确实是非常懂得培养小孩,文家的三儿子文霆,彼年才16岁,有一天在家里抄写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,却一语成谶,生了一场重病,就一命呜呼,没有来得及参加会试。后来文天祥回忆起这个事,说文仪“哀仲弟不见”,“揽涕伫眙,悒悒痛悼”。文天祥还说文仪起居无状,身患暗疾,却隐瞒着不告诉家人,才导致早早去世。所以,文天祥中状元没多久,就因为父亲去世,而“寻丁父忧,归”(《宋史》)。文家四兄弟,都被文爸爸严格教育,培养成才。入则孝,出则悌,尤其文天祥与文璧,因为年龄相仿,尤其感情笃厚。如果那时候有畅销书,文仪也没早逝,应该可以写一本书,叫做《我是如何培养出状元儿子》:“先君子不疾其不令昭苏蒙滞纳之义,方日授书,痛策厉,夜呼近灯诵日课。诵竟,旁摘曲诘,使不早恬,以习于弗懈。小失睡,即示颜色。盛寒暑,不纵检束。天祥兄弟,栗栗擎槃水,无敢色于偷。”文仪爱书成痴,每得一好书,“注意钻研,又以授天祥,俾转教诸弟。”“天祥兄弟奉严训,早暮侍膝下,唯诺怡愉,不翅师友。”理宗开庆元年(1259年),文天祥全程陪同弟弟再冲科举,得中进士。文璧升任瑞州新昌县知县,临行时,文天祥写《别弟赴新昌》诗,叮嘱文璧:“天渊分理欲,内外一知行。立政须规范,修身是法程。”宋恭帝德祐元年(1275年),元军沿长江南下,逼近临安,文天祥奉诏在赣州起兵勤王,奏请以文璧为助手。文璧得旨,主管书写机宜文字,事无大小,文天祥都与文璧商议而后行。宋元战争初期,两人共渡艰难、互相支持。文璧全力支持兄长抗元,为其分担忧患,承担起了全部的家族责任。德祐元年(1275年)五月,祖母刘氏在赣州去世,文璧陪同母亲曾德慈护柩回庐陵富川老家。十月,文天祥出知平江府,前去抗元前线,文璧奉祠闲居,担起事亲的责任。德祐二年(1276年)正月,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拘,元兵侵占江西,文璧把母亲、妹妹和文天祥的妻妾子女全部接到惠州奉养。景炎二年(1277)三月,文天祥率同督府军占领梅州,文璧历经艰辛,带着母亲和文天祥的全部家属前来梅州相会。景炎三年(1278年)三月,同督府军驻广东潮、惠间,文天祥命文璧收复惠州。五月,行朝又任文璧为权尚书户部侍郎,总领广东财赋,兼知惠州。九月,文天祥驻军海滨之船澳,母亲曾德慈病亡,文璧从惠州赶来哭殓,与三弟文璋、二妹文淑孙扶母亲灵柩回惠州。十一月,文天祥的长子生病,死在惠州,文天祥在潮阳闻讯悲痛万分,而次子更早在空坑溃败时被元兵俘去下落不明,传闻已死。文天祥感到后继无人,便要求文璧将其次子文升过继给自己为子,文璧慷慨应允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十二月,文天祥在海丰五岭坡被元兵俘获。当时文璧在惠州,他写信给狱中的哥哥:“升子宜为嗣,谨奉潮阳之命。”文天祥被押赴元朝京城大都前,文璧来广州与兄诀别,再次承诺把文升过继给他为子。次年在兵马司狱中,文天祥思念弟弟,回忆了此次诀别:“兄弟分离苦,凄凉忆去年。何以有羽翼,飞去堕尔前。”“沙晚鹡鸰寒,风吹紫荆树。忍泪独含情,江湖春欲暮。”文天祥还急切地盼望文璧来大都,以便兄弟见面,托办后事。“棣华晴雨好,风急笔足寒。百战今谁在?羁栖见汝难。”“不见江东弟,急难心惘然。”但文璧早在文天祥被俘的那年冬天,元军猛攻其驻守的惠州时,就已经开城投降,带民归顺了元朝。没有人知道兄弟两最后一次见面到底说了什么。到底是文璧执意投降,还是文天祥劝说了文璧投降?无论如何,文璧降元是不争的事实,也成为很多人批评文天祥的黑点。元初,就有人指责文天祥的弟弟不够忠烈,还赋诗讽刺:“江南见说好溪山,兄也难时弟也难;可惜梅花如心事,南枝向暖北枝寒。”文天祥号文山,文壁号文溪,溪山指兄弟两人;南枝与北枝也指两人,因为文天祥曾写过“江上梅花都自好,莫分枝北与枝南”的诗。从历史留下的证据看,至少文天祥对这事是默许的。1281年,文天祥写信给文壁过继给自己的儿子:“汝生父(文壁)与汝叔(文璋),姑全身以全宗祀,惟忠惟孝,各行英志矣……”他有一首写给弟弟的诗《寄惠州弟》,后人可以窥见一二:“五十年兄弟,一朝生别离。雁行长已矣,马足远何知?葬骨知无地,论心更有谁?亲丧君自尽,犹子是吾儿。”言语之中,就是希望弟弟你,替我尽孝,完成家族使命,不至绝后。文天祥曾在文璧以降臣身份朝元时给他写信,向他交代了五件事:在家乡买地安葬自己的骸骨,如骨不能归,可招魂封之;以文升为嗣子,使自己死而无憾;大妹一家流落大都,应竭力救出带回老家;请知心朋友邓光荐为自己撰写墓志铭,如墓志一时不能公开,可暂先收藏以待将来;在文山建祠祭祀自己。文璧也确实做到了这些事。他降元后,历任临江路总管、广东宣慰使司事、宣慰使广西分司邕管。为官之时,“念广民兵后疮残,凡可以救民于水火与衣冠于涂炭者,尽心焉”。回到家乡后,又为安顿和保护文氏宗族尽了孝心。他把母亲的灵柩从广东河源县殡所移葬于故乡;千方百计把流落大都的大妹文懿一家人领回江西老家;终身供养夫亡家破和身体病弱的二妹文淑。他代为经理弟弟文璋的家事,养活兄长文天祥的家属,收复他们两家被元朝没收的田产。他教育和培养表侄,救济贫病的堂弟妹并为之丧葬,供养岳母和奶娘。纵然经济困难,仍设法买回被元朝没收的祖传老屋,建立家庙,祭祀历代祖先,并为断后的祖宗立嗣。他在文山买田创祠纪念文天祥,请僧人负责日常管理。他命文升间关到北方找回了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,使之终老家乡。他多方搜集文天祥的遗著刻印流传,以其忠义思想教育后人。此外,文璧还尊重父亲生前的朋友及诚待慕文天祥之名而来的远近亲疏,“家无宿舂,囊无留帛,亲疏远迩,毕用其情。四方来者,各得其所,愿欲而去”。总之,文璧极其所能,尽力而为,弥补文天祥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留下的遗憾。而文家三弟文璋,则走向了与两位兄长完全不同的道路,他隐居避世,终生不仕。国难之下,文天祥三兄弟,或殉国,或投降,或归隐,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选择。却也殊途同归,兄弟一体,完成了忠义孝的圆满。就我个人来看,很难说是一种偶然。他们幼承庭训,苦学儒术,既有父亲殷殷教诲在前,也有家国感念在后,一定有一套颠扑不破的价值观在维系着他们的选择。很多历史剧里,英雄人物在自刎/跳江/行刑时都有这样的台词:“恕孩儿不孝……”这里就包含了一个古老的两难困境,忠孝不能两全。儒家的忠孝观,实际是非常宏大的,并不仅仅包含了君子修身内圣外王的次第等级,还包含了对社会秩序理想模型的构建。在这个儒家的社会模型中,虽然家国天下有内外之别,但却没办法分清楚哪个更重要。君主,或者说,或者说官修历史,不会主动号召士人阶级弃孝从忠。一旦官方这样做了,相当于自毁根基,“尽孝”在孔子的“礼”中的地位有多重呢——他说“君子不可以不修身,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亲”——虽然这种提倡,在后来漫长的发展中,不免掺杂了功利化的利用,假孝的伪君子也容易凭借着名声获得官场的通行证。但我们从儒家本义来看,孝,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石,奠定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,抛弃了孝,就相当于灭绝了人性。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背后,是忠孝需要两全的大多数。我个人是不喜欢《孝经》的,我觉得《孝经》对儒家伦理的诠释,破坏了孔子确立的大格局,而把儒家的情怀压缩在了实用主义的范围内。但《孝经》开头,就对最总要的忠孝辩证问题做了调和——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;立身行道,扬名於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孝的开始,是对自我的珍惜,孝的终点,是光耀门楣,那么孝的组成部分,就是奉养父母,从物质上照顾(事亲),也从精神上奉养(色难),同时,生要有后,死要守孝。文天祥殉国,是全了忠,也全了孝之终也;文璋归隐,是全了气节,家国都抛在后面,只留清风在世;文璧投降,是尽了孝,反倒是三人之中最艰难的一个,他不到弱冠之年,能够为父亲生病而放弃殿试,成全哥哥拿了状元,后来重考才录取为进士,足以证明他绝对不是贪慕虚荣之辈,诚然人是会变的,但本性和家庭影响在此,我更愿意相信,他是为了成全儒家的精神,是对人性的完美维护。做英雄难,舍生取义,世上能做到的没几个;但如果空有一颗做英雄的心,却连自己的家人都照拂不了,那这个英雄做来又有什么意义。文家三兄弟是幸运的。很多人没有选择,很多人只能有一个选择,王朝变更的历史中不断重复着这些选择的困境,一直到钱谦益和柳如是,到国败退的孰去孰留,答案在当代人心中,或许也留待后人去回答。但古人尚变通至此,今人却求全责备。2002年12月6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出新版《高中历史教学大纲》(试验修订版),以岳飞与文天祥当年是参加“民族战争”(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)而非“反抗外敌战争”为理由,不再将他们列为“民族英雄”,只承认戚继光、郑成功等为民族英雄。12月7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版《高中历史教学大纲》主编余桂元发表观点:“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,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,是兄弟阋墙,家里打架,基于这一观点,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、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,对于岳飞、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,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,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。”2003年起,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历史教科书中,文天祥已不再被明文称为民族英雄。如何评价文天祥的赴死,完。

17、宁死不屈,忠心报国。

18、总的来说,当年明月对文天祥的评价是极高的,他赞赏文天祥的忠诚、勇敢和才华,认为他是中华民族的一位杰出英雄。

19、从历史角度来看,这八个字体现了文天祥的忠诚和勇气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、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
20、民族气节:当年明月称赞文天祥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,坚守信仰,不屈不挠。在元朝入侵南宋之际,文天祥以身作则,坚决抵抗,表现出了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形象。

21、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,他的八个字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豁达态度和对忠诚的坚定信仰。

22、英勇无畏:在抗元战争中被俘后,文天祥始终坚决不投降,英勇无畏地面对困境。当年明月认为,文天祥的英勇事迹对于后世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,他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。

23、意思是,文天祥死后,世上那些喜欢高谈阔论的人说科举得不到伟人,难道真的是这样吗?这就等于将文天祥评价为“伟人”了。

24、本文引用主要参考《宋史》、《文天祥全集》;观点参考自俞兆鹏:《试论文璧降元问题》,载于《南昌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第38卷第2期;修晓波:《文天祥评传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2年3月;史实梳理来自罗辉:《一起来看文天祥兄弟与黄公略兄弟的人生》,载于儒家网

Tags:

很赞哦!

随机图文

标签云